悟空追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四章 东窗事发(第2页)

国宝里最珍贵的一批文物,统一被放置在小楼的第五层。这一层每个库门都装有警铃,一旦有外人入侵进行了违规操作,警铃就会立刻响彻整个小楼,看守的士兵们会第一时间赶到。除此之外,每个库门都有两把锁,一把锁的钥匙由故宫博物院的秘书处保管,而另一把钥匙则由该库房存放的古物组负责人保管,每次开库都会由两方面派人一起入库,否则无法进入。

当然,最后加固两把锁的,都是库房里已满,只需要一周常规查看一次贮藏情况,或者有下雨等异常天气时临时查看才需要开门的库房。

孟谨言把这次国宝南迁而来的珍贵玉器依次整理好放进库房,在秘书处的同事检查完毕之后,两人共同锁上了这间库房的大门。孟谨言把他负责的那把钥匙贴身藏好,用手拍了拍。

“谨言,你那边弄好的话,过来帮我们一下。”

应该是听到了他们这边库房门落锁的声音,王景初在隔壁的库房求助道。

孟谨言应了一声,快步走了过去。

这间库房堆放的是图书馆的古籍,比起玉器要娇弱许多,布置也都完全不一样。

存放古董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四防,防火、防潮、防蛀、防盗。对于古书而言,就更为精细。

防火就是严禁烟火,禁止抽烟,不能点煤油灯。这七层楼里全都布了电灯电线,他们已经把破损的电灯泡换下,如今一开灯就如同白昼。防潮是个难题,南方的潮湿空气对于北方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听说到了雨季和夏季更可怕。现阶段也就只能用木架把箱笼底部垫高存放,而且不靠近墙壁以防洇湿。等更潮湿的时候,木架下面也会撒石灰吸潮。防蛀就是放樟脑丸,有些存放书籍的盒子本身就是樟木书盒,还好一些,就是不知道南方的虫子会不会比北方还厉害。而防盗则是和其他古董一样的措施,不过王景初有时候也打趣,周围这么多库房里有金银珠宝,就算来个大盗,也不会瞄着又沉又不好带走处理的古籍。

孟谨言进去的时候,王景初的身边正堆了一摞的樟木书盒,有几个人也在帮忙整理。孟谨言把自己手里的册子放好,按照王景初的吩咐把书盒搬到架子上。他瞄了一眼书盒上的编号和字,便知道这是一批珍贵的宋本。

宋本就是宋朝的雕版刻本,也称宋刻本或者宋椠本。自从唐代雕版印刷发明以来,唐中后期的书籍都时兴如此印刷,在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兴盛一时。这两个时期的雕本传世固然十分罕见,但除了历书和韵书之外,传世的大多是佛经。所以儒家经典旧刻,宋本乃是首屈一指。后期不断翻印翻刻这些经典书籍,难免会有疏漏错误,都是以最古老的宋本为对照,以此来纠正改进。再者宋本从排版、字体、纸张、用墨都极为讲究,早在明朝,宋刻本已有“寸纸寸金”

之说。现在在市面上,宋本都是按页卖的,成本的更是孤品,即使品相不好的也都堪称天价。

故宫博物院之中的这批宋本,都是来自于清宫内藏。据《石经考文提要》记载,本来清宫内藏的宋本还堪称丰富,结果嘉庆乾清宫一场大火,所幸存者,十之二三。

他们现今手中仅存的这些宋本都是随着第一批国宝来上海的,虽然没有放在最后一节货厢里像《四库全书》那样被劫走折腾,但依然是在南京浦口火车站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放置了一个多月。王景初现在都是每隔一阵就要打开检查一下,随时晾晒,确保可以度过这潮湿的雨季。

孟谨言虽然是玉器组的,但因为自幼随着书画组的父亲孟袁兴,当然也懂得如何对待这些娇弱的古籍。有了他的帮忙,再加上宋本本来也就没有太多,这次检查没多久也就完成了。

王景初把最后一盒宋本放好,凑近了闻了闻里面的味道,露出沉醉的表情:“呼,本来残留的宋墨味道就很少了,希望下次打开的时候不要有更重的霉味。”

孟谨言看到他的样子都习惯了,真不知道书墨夹杂着霉味和樟木味道有什么好闻的,图书馆的这帮人各个都对书墨味道上瘾,甚至像王景初这样痴狂的,光用鼻子闻就能闻出是哪个朝代的书。在闲暇时候,孟谨言还曾经围观过他们图书馆内部的这种猜谜游戏,只凭鼻子,王景初就能干翻所有人。

当然,这种方法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孟谨言不得不承认王景初的鼻子要比其他人好使得多。至少在南京的时候,每次都能找到好吃的。

锁完库房,孟谨言和同事们一起下了楼,不约而同地往三楼而去。

现今小楼的三楼是各个组的办公室,几乎就是照着以前西三所的修缮室弄的规划,就是面积要小了许多,许多设备物品也不全,都需要陆续添置或者等国宝南迁的时候随专列带过来。

在他们路过书画组的办公室时,孟谨言居然听到了自家父亲怒吼的声音,顿时一惊。

要知他父亲多年习字,修身养性,戒骄戒躁已经达到常人难及的地步,这可以从把他们兄弟俩起名叫谨言慎行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孟谨言从小到大都没看到父亲生过气,此时骤然之下听到父亲的怒吼声,几乎怀疑自己在做梦,下意识地就掐了一下王景初的胳膊。

“哎哟喂!好疼!你掐我干吗!以为自己在做梦就掐自己啊!”

王景初嗷的一声,一蹦三尺高。不过他也知道孟谨言为何这样,毕竟孟父是他们一致认为的老好人。

“你肉多。”

孟谨言淡淡道。

王景初闻言干瞪眼,他真心是个喝水就胖的体质,这能怪他吗?这孟谨言还真是一如既往地不讨人喜欢,说话少但每次都毒舌得让人无言以对。

孟谨言没工夫理王景初,直接推开了书画组虚掩的门。

大概三四十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整齐地摆放着几个工作台,孟袁兴正站在其中一个后面,怒火中烧。而沈君顾和岳霆两人就跟鹌鹑一样,排成一列站在墙角,低头挨训。

孟谨言听了几句,就知道自家父亲为什么生气了。

今天是孟父到上海第一天上班,就在书画组的工作台上发现了一张张照临米芾的《蜀素帖》。本来还想呵斥书画组的后辈们工作不认真,居然连这么珍贵的文物都随便放在工作台上不收起来。结果孟父打开检查之后,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米芾的《蜀素帖》被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天下十大行书之一,排第八。极负盛名,却是最难被伪造的一张字帖,原因就是这张字帖使用的是绢本蜀素。蜀素是北宋时期四川织造的一种丝绢,连上面的乌丝栏都是直接织就而成,浑然一体。因为绢本吸水性弱,表面粗糙涩滞难写,所以当时许多书法家只敢在绢本上写少许字,而米芾的这篇《蜀素帖》直接一口气写了八首诗,六百多个字,字形颀长,不拘一格,此帖一出,名动天下。

米芾的《蜀素帖》也辗转于后世多个收藏家之手,最后入了清宫内藏,现今就好好地待在这座小楼第五层书画组的库房里。其中一把钥匙还在孟父贴身的口袋里放着。

而孟父手中的这张帖,同样很有名,是清朝张照临米芾的《蜀素帖》,纸本行书。

张照是清朝大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曾官居刑部尚书,精通法律,工书法,精音律。书法尤得乾隆推崇,负责编撰《石渠宝笈》《秘殿珠林》。他的楷书秀丽圆润,被誉为清代的“馆阁体”

,被世人反复临摹。张照左右手都擅长,他随乾隆出巡时摔下马伤了右臂后,左手亦能挥毫,不见任何凝滞之意。相传乾隆的许多诗词题字,都是张照代笔。

张照逝去之后,乾隆越发怀念,不仅为其专门刻法帖,更收集他的墨迹为春联题词,并在他的书画帖子上作大量题跋,一直持续到乾隆晚年。在题跋中,乾隆认为张照之书法胜过米芾和董其昌,仅次于王羲之,对张照书法的推重不已。

热门小说推荐
慕郎归魏千珩小黑全文免费阅读

慕郎归魏千珩小黑全文免费阅读

大魏赫赫有名的燕王殿下最近要疯了!从来都只有他挑选女人的份儿,可他却在夜里,被陌生女人登堂入室,神不知鬼不觉把他给睡了!魏千珩md,心里还有种小期待是怎么回事???...

霍先生乖乖宠我温蔓霍绍霆

霍先生乖乖宠我温蔓霍绍霆

温蔓一直知道,霍绍霆没那么爱她,她有求于他,他贪图她年轻身材好。当他的白月光归来,他渐渐不再回家,温蔓守着空房,度过无数个没有他的夜晚,后来,她等到一张支票和他的一声再见。再次重逢,她身边有了旁人,他红着眼睛说温蔓,明明是我先跟你好的。温蔓笑颜淡淡霍律师,先说分开的也是你!如果你想跟我约会,可能要排队次日,她收到千亿存款附加一枚钻戒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霍先生乖乖宠我温蔓霍绍霆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官途之平步青云

官途之平步青云

发现妻子和上司发生关系的周杨,于是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报复。他发誓,要将这对男女碎尸万段,身败名裂。可连周杨也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复仇中,不仅结识了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更是黑白两道通吃,让他的仕途之路,平步青云。...

夫君娶平妻?我转身嫁清冷世子

夫君娶平妻?我转身嫁清冷世子

上一世,安清浅因一道圣旨,下嫁临安侯薛万弦。薛万弦却在成亲当天,远赴边关,美其名曰带着战功回来。于是,她将费尽心力操持家务。熟料,她满心欢喜等着丈夫回来,他却带着一个美娇娘。她有了我的骨肉,我要给她一个名分。重生一世,她开始疯狂打脸。什么?贱女腹中的孩子竟然不是他的,那她可得好好保护下来说她私吞银两,那就将银...

白月光男神对我心动了

白月光男神对我心动了

第一个世界,谢仪说我今天喝了脉动,吃了果冻,对你有些心动。温圻一脸严肃不能早恋。第二个世界,谢仪说这是我的手背,这是我的脚背,你是我的宝贝。温圻一本正经你现在不能有绯闻。每一次交手都...

人在北美,你管这叫尸检官?

人在北美,你管这叫尸检官?

(万订老作者,作品质量有保障)这里是美利坚联邦。一个多色人种共存,科技繁盛却充斥了各种人性丑恶之地。我叫布莱恩,是一名精力旺盛入行两年半的尸检官助手。我每天都过着无趣枯燥且乏味的生活白天帮送来的死者检查身体,晚上帮刚来大都市的追梦人检查身体,偶尔也会去照顾一下勤工俭学的联邦大学生,为新生代的独立自主,尽一份绵薄之力。直到红月当空。一具刚送过来的尸体,抓住了我拿刀的手无趣的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了!带一点点点魔改背景的现代科技时代。本书核心是有意思的案子死法,借着尸检官的视野,给大家讲述一段段平行世界生的爱恨嗔痴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